四川文理学院回应申硕进展目前仍存在不足
四川文理学院回应申硕进展:目前仍存在不足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留言板询问关于四川文理学院的申硕攻坚和发展咨询。针对此留言,四川文理学院官方就学校申硕进展情况、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发力方向、新校区建设情况、校地合作情况等进行了回复。其中针对学校申硕问题,官方回复称学校将力争在2026年即建校50周年前后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
网友提问:
近日在母校官微公众号上看到第二次党代会闭幕,学生很高兴这五年以来母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达州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在全校文理师生和各界友人的努力下各项事业取得显著进步!学生在毕业后一直关注母校的发展,在此学生有以下两问:
母校在2018年进入硕士立项建设单位,今年是教育部关于新增硕士学位三年一轮的公布时期,想知道母校在申硕攻坚上取得的进展,主要是申硕学科建设上的人才引进工作、申请硕士学位点的主要学科(方向)、申硕攻坚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另外在党代会上有注意到申硕目标放到了2026年暨学校五十周年,后面的计划中还会往哪些地方发力呢?
其二,之前有听闻母校有在高新区或者其他地方建新校区的计划,请问新校区的进展如何,大概何时有望入驻呢;另外就是关于校地合作,在川东北地区的产学研(产教融合)发展,以及和其他学校的合作共建项目(如实验室、科研平台之类)。
以上是我对母校发展的一点关心,如有不当之处请领导见谅;望母校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川东北红色沃土,申硕攻坚取得丰硕成果,祝建成办学层次更高、特色更加鲜明、优势进一步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高校回应:
您好!留言收悉。学校高度重视,现就您关心关注的问题回复如下。
一、关于学校申硕的问题
(一)学校申硕进展情况
2018年被增列为“四川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24年获批四川省“优先培育”类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为申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将力争在2026年即建校50周年前后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申请硕士学位点的主要学科(方向)方面。学校以“四新”建设为契机,重点推进重文强理兴工,夯实文科优势,强化理科基础,加快发展工科,积极发展经管、医科、农科等特色学科领域。构建以文理工为主体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以“双一流”学科为引领,推动“1+1+4+N”重点学科建设,构建学科递进培育、竞相发展的生动格局。集中力量抓好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建设,重点打造省部级科研平台,加快引育学科领军人才,培育重大标志性成果,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突出的一流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大教育、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艺术等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加快形成学科特色优势。鼓励各学科聚焦方向,打造团队建设平台,增强学科实力。
人才引进工作方面。人才是申硕成功与否的重点与瓶颈。学校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把人才作为支撑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凝心聚力引才育才,多措并举用才留才,形成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关爱人才的浓郁氛围。去年8月以来,学校印发了《四川文理学院塔石人才工程实施意见(试行)》,推动实施塔石人才引进计划、塔基人才成长计划和塔尖人才成就计划,构建了“聚石成基、夯基成塔、拱塔成尖”的人才工作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灵活多样的人才政策,加快人才向川东地区、老区聚集。全年共引进优秀博士人才38名,送培博士研究生9人。2024年,学校将进一步聚焦申硕目标,以深入推进实施塔石人才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用坚定不移的引才之力、不拘一格的用才之志、倾心倾力帮人之心,吸引和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二)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发力方向
目前,学校申硕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整体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从横向比和长远发展看,学校占地面积较小、办学条件薄弱、设施陈旧,生均占地面积、行政用房和生均宿舍面积等几项指标与省内地市同类高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高层次人才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尽管学校已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但受区位因素影响,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引进困难,优秀青年博士数量还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三是学科建设目标还存在差距。对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还不能很好满足行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学科专业的产教融合度有待加深,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还需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转化有待提高。
下一步,学校将按照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两步走”发展战略,统筹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着力实施学科强基竞进行动、教学改革创新行动、人才高地建设行动、科技创新攀登行动、城校融合发展行动、文化价值引领行动、开放办学提质行动、内部治理革新行动和保障条件改善行动等“九大行动”,努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基本条件等六个方面的提升,争取早日申硕成功。
二、关于学校新校区建设和校地合作的问题
(一)新校区建设情况
新校区建设事关学校发展全局、事关师生员工根本利益,整个过程将会是参与、集思广益、形成共识的过程,也将是充分论证、科学决策的过程。学校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只要有利于学校长远的建设和发展目标,有利于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的共同利益,学校就会抓住机遇,不动摇、不懈怠,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相关工作,共同创建四川文理学院的美好明天。
(二)校地合作情况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校地校企校校合作,深入推进实施服务区域的城校共兴工程。近年来,依托达州市重点企业,通过政校企合作,共建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同时成立达州基层治理研究中心、达州市党内法规研究中心、达州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等五个达州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加强与达州市内各县市区的科技文化合作。学校与沈阳化工大学合作共建“达州绿色化工研究院”,围绕能源化工、新材料、油气储运、智能装备制造、自动化、医药健康、绿色建材、天然气锂钾综合资源开发等产业和领域,发挥自身科技、人才和实验设备等优势,在达州共建“校企联盟”和研发平台,在达州联合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才飞地等科创平台。与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从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达州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聚焦达州市及川东北片区“工业互联网”科技创新和人才需求,以工业互联网应用为主导,强化数字赋能、致力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开展“工业互联网”基础研究与工程化关键技术开发、产业链配套协作等工作。
衷心感谢您对母校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也衷心期待您对推动母校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咨询电话:0818-2790790。
祝您身体健康、事业有成、阖家幸福!
四川文理学院
2024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