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冰箱欲破爱心尴尬 上门发卡保护隐私

分享冰箱欲破爱心尴尬 上门发卡保护隐私

依托一台智能冰箱,食物也玩起了共享。近日,首台智能“分享冰箱”在京落地,企业和居民可以将多余的食物捐赠给冰箱,供需要食物的人免费领取。不过,由于食物共享的特殊性,“分享冰箱”所经受的考验也多种多样。

临过期食物进“分享冰箱”

近日,在顺义区榆阳路的一家慈善商店门口,本市首台“分享冰箱”落地运营,它的外形与地铁里常见的自动售货机相似,几层货架上摆放着牛奶、面包等食物,大约可以容纳400到500份食物。

据了解,该项目由壹基金联合腾讯公益、腾讯视频共同发起,鼓励居民和企业将多余的食物共享出来,供经济困难的人群免费取用。项目负责人安伦杰介绍,对于保质期较长的商品,大部分超市会在商品保质期还剩一两个月的时候将商品退回厂商,随后,这些商品或被销毁,或被厂商低价促销。而对于保质期较短的食物如面包、酸奶,许多商店会将剩余保质期在两三天的食物直接扔掉,造成大量食物被浪费。的数据显示,每年全世界浪费的食物总量高达13亿吨,人们所生产的三分之一的食物面临被浪费的现状。

“分享冰箱”的出现,为这些容易被浪费的食物提供了“新家”。不过,冰箱对食物也有严格的标准,食物剩余保质期须至少在3天以上,同时满足即食类食品、正规厂家完整包装、标有明确保质期等条件。对于个人的捐赠,工作人员将对每位捐赠者的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进行登记。所有的食物由工作人员检查后才能放入冰箱。

目前,乐纯、天福号和一些面包店已成为“分享冰箱”的捐赠企业,提供酸奶、熟食等食品,这些食品的零售价格通常为十几元,贫困人群很少有机会自掏腰包购买。如今,企业会定期将富余的食物送至“分享冰箱”。“目前保证每台冰箱每天至少放入100盒酸奶,星巴克、沃尔玛等生鲜食品供应商也正在谈判过程中。”安伦杰说,“分享冰箱”上的数字显示屏和双侧空间则可为捐赠企业提供宣传的窗口和平台。

技术升级解决分享尴尬

“分享冰箱”的模式最早在国外兴起,在中国还属于一种全新的尝试。去年9月底,上海西康路的一家餐厅和上海长寿社区先后引入了一台“分享冰箱”,但刚“出道”没几天,冰箱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有时刚放进去的食物在十分钟内就被扫荡一空,甚至出现了一人多拿、全家上阵的现象,食物往往供不应求。

于是,在长寿社区,公益组织派出专门的志愿队伍进行现场维护,市民领取时,必须由志愿者从冰箱里拿出食物进行分发,同时,志愿者会对领取人进行登记。而位于西康路的“分享冰箱”上方则多了一个摄像头,通过员工巡检的方式,加强对冰箱的管理。

由于传统的“分享冰箱”属于开放式,居民可以随意将食物放入冰箱,这些来历不明的食物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去年2月,德国柏林政府曾公开对这一模式提出质疑,使得不少“分享冰箱”主动撤离。

为了破解这种尴尬局面,在北京出现的“分享冰箱”通过技术手段对原有模式进行了全面升级。冰箱采取封闭式设计,普通人只能通过透明玻璃看到冰箱内的食物,而无法与食物直接接触。在领取前,受助人会获得一张领取卡,只需在感应区刷卡,并在机器上输入所需食物对应的号码,相应的食物就会出现在取货口。此外,“分享冰箱”有自动识别功能,同一张卡每天最多只能领取三次。

上门发卡保护隐私

“分享冰箱”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帮助贫困家庭,如何保证领取卡准确发放给受助人群?安伦杰介绍,目前团队主要采取上门发卡的方式,并将领卡人的家庭收入等信息登记在册,领取卡主要提供给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失独老人、残疾人家庭、贫困儿童等人群。目前,已向周边居民发放了100张。

“贫困人群在领取食物时无需进行现场登记,可以充分保护受助人的隐私。”安伦杰说,由于领取人和领取卡一一对应,冰箱还可以准确记录食物的去向,同时根据领取数据,合理安排食物的供应种类和数量。

不过,这样的发卡方式使得“分享冰箱”并不能像自动售货机一样大范围铺设。据介绍,“分享冰箱”将首先设立在公益组织长期服务的社区,基于公益组织对社区居民的了解,进行领取卡的派发。

目前,壹基金已在北京和成都各设立一台“分享冰箱”,下个月将进入其他5个城市,未来也将增加在京的投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