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图网的世界里新手摄影师是否需要迈向全画幅之旅

在美图网的世界里新手摄影师是否需要迈向全画幅之旅

这不仅是对技术探索的深入,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全画幅相机,作为专业人士的首选,无疑承载着更高的艺术追求和技术期待。但对于新手来说,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设备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全画幅。通常所说的“全画幅”特指“35mm全画幅”,即感光元件的尺寸约为36mm×24mm,与之相对的是APS-C、4/3英寸、1英寸等尺寸较小的规格。

那么,全画幅到底哪里不一样?视角、景深、分辨率、信噪比是由感光元件与镜头共同决定的。抛开镜头谈感光元件的话,我们只能得到:相同技术水平下,感光元件尺寸越大成本越高、画质上限也更高的结论。在今天,大多数用户都是在各种屏幕上观看照片,这让我们可以暂时忽略“像素”与“分辨率”的影响。

理论上,非全幅相机可以通过搭配特定镜头获得与全画幅相机相近的视角、景深与信噪比。但现实是,即使存在这样的产品,通常也需要我们付出更高代价——以全画幅相机上最平平无奇的50mm F1.8镜头为例,APS-C画幅相机想要达到相同效果需要搭配35mm F1.2镜头,而M4/3系统则需要使用25mm F0.95镜头。如果我们把要求放低一些,只要求视角接近,那么非全发相机会还是比较容易实现,并且还在远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所以,对日常拍摄来说,我们可以粗略概括为全畫框架機身具有更強的人工智能與更多選項,而非全面框架機身則較容易實現遠攝。此外,全畫框架機身會很沉嗎?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只保持視角一致話,不同規格間確實會有大小重量上的差異。但是在2020年,一些新產品讓選擇全面框架機身也能夠輕便。

例如索尼α7C,它具備5軸機身防震功能、大容量電池以及電子取景器,並且標準重量只有509g。而佳能RF 24-105/4-7.1 IS STM鏡頭,其寬廣度可達到APS-C畫面下的16-70/2.8-4.5,但其自身只需約395g;尼康Z 24-50/4-6.3鏡頭,其寬廣度甚至可達APS-C畫面下的16/2.8或M4/3系統下的12/2,只需收納長度約51毫米而僅重195克。

最后,小編給出的建議是:虽然理論很多朋友都明白,但價格也是確實存在阻礙。在目前市場上,一台基本能跟上時代標準的大型顯示器設備,上車價格已經超過了13萬人民幣(如索尼α7III配28-70MMF2·8GM ZA)。即使降低性能標準,也要花費10萬人民幣以上(如佳能EOS RP或尼康Z 5)。

小編認為,在技術發展中,全畫紙張雖然起步較晚,但持續發展下去,可以比其他規格更加省錢。因此,如果你對於用攝影機拍照有興趣,並希望持續進一步學習,最好直接選擇一款全面紙張。你將從中獲得更多創造力的空間,以及無限可能的心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