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长焦镜头RF800mm F11RF600mm F11拍摄体验评测揭秘专业摄影设备的真实成本

佳能长焦镜头RF800mm F11RF600mm F11拍摄体验评测揭秘专业摄影设备的真实成本

佳能RF800mm F11 IS STM和 RF600mm F11 IS STM长焦镜头的评测体验:探索专业摄影设备成本与价值

在过去的两年里,长焦镜头确实成为了一种热门趋势。自从去年3月开始,手机制造商逐渐推出搭载长焦相机的新款产品,而今年初夏,我甚至带着这两台配备了长焦功能的智能手机前往机场拍摄飞机起降的情景。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通过手机可以实现对飞机进行远距离拍摄,这无疑是一大便利。不过谈到拍摄体验,就不得不提到手机长焦镜头所面临的问题,比如画质不够清晰以及对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然而,这些问题似乎被我购买并使用佳能EOS R5后所解决。这台相机配备了高性能的传感器和先进的自动对焦系统,使得我能够享受更加流畅、精准的地面拍摄体验。此外,我还获得了机会来测试佳能新的RF卡口系列中的两个定焦镜头——RF800mm F11 IS STM和 RF600mm F11 IS STM。在上个月的一次旅行中,我携带着这些设备前往西湖园进行飞机拍摄,这次经历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这些镜头的体积和重量。尽管它们都是F11固定光圈,但由于其长度达到了600mm或800mm,它们仍然提供了足够大的有效距。而且,由于它们比传统的小巧多倍,因此非常适合携带。例如,EF卡口系列中的600mm定向大约重6斤,而800mm则大约为9斤,加上相机后背包就显得有些沉重。而这两支RF卡口系列的大师,则仅加起来重量不到4斤,一支长度小于20厘米,一支小于30厘米,可以说是极度便携。

此外,塑料制成的手柄也在减轻重量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第一次将600mm及800mm定向挂在肩膀上走动时觉得自己仿佛健步如飞。至于塑料材质,不少人担心它可能会影响稳固性。但事实证明,它们做工良好,没有任何廉价感;而且工程塑料通常具备强大的耐用性,即使偶尔摔倒也不易损坏。总之,对这种价格来说,这些特点值回票房。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使用这两部镜头时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操作。在使用前,你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控制它们,因为它们只有一组开关,并没有变更距环,只有一个用于调节聚焦距离范围选择开关,以及IS影像稳定的开关三排开关分别负责聚焦模式选择(自动或手动)、IS影像稳定器控制以及锁定环控制(用于调整镜子长度)。

聚焦距离范围选择开关允许你设定最短聚焦距离,从而避免干扰元素干扰你的画面。你可以设置为6米至无穷远或者20米至无穷远,以确保即使是在较近处也不会因为杂乱背景造成困扰。此外,还有一个关于聚集模式切换按钮,用以转换之间自动或手动聚集模式;最后,有一个IS影像稳定的打开关闭按钮,它决定是否启用光学防抖功能。

关于锁紧环,在未使用状态下保持最短状态,当准备使用时需拧松锁紧环,然后拉伸出完整形态再重新锁紧,以便进入最佳捕捉角度。如果你不熟悉这个过程,可以参考相機屏幕上的提示。这个设计简化了用户操作,同时也保证了当收缩时不会过分夸张,从而方便携带。

虽然如此,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那就是如果你预计要进行抓取行动,你应该始终保持伸展状态而不是收缩,因为这一过程稍微耗费时间,从而增加抓捕难度。如果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抓取行动,那么不要收缩你的鏡頭。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镜子的实际效果:

焦距:拥有这样一双超长视角2000毫米等效望远力的眼目的优势,让每一次照片都充满惊喜。

画质:虽然廉价版超长视角宝石往往存在模糊边缘的问题,但我们的试用发现这样的问题并不突出。这表明这些宝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专业水平,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能够提供清晰可观察的人物细节。

对比速度:尽管最大光圈只有F/1.8,但是通过AI SERVO技术和佳能全幅单反微单系统优越的心理追踪能力,再加上快速对准速度,让我们几乎感觉不到慢速的问题。

光圈大小:由于这两把宝石是固定光圈型号,所以无法改变最大光圈大小,即F/1.8。但对于日常生活照来说,大多数情况下都没什么问题,只是在夜间环境下可能会感到有点不足以应付低曝光的情况。但即使如此,也依旧可控ISO以维持整体质量状况良好。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际应用层面,都展示出了佳能RF800MM F11 ISSTM与 RF600MM F11 ISTEM 的卓越表现。这两个创新品项不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效、快捷又高质量的人物肖像记录方式,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创意自由空间,为所有级别用户提升工作效率及提高作品标准打造坚实基础。此外,由于其独特设计、优异性能,以及高度灵活性的结合,使得他们成为目前市场内不可忽视的一员,他们引领着行业潮流,并持续推动技术革新,为广泛领域客户增添更多可能性。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未来世界,它将彻底改变人们如何理解“专业”、“艺术”以及“技术”的界限!